編者按:從彰顯國家實力到保障民生,從大國重器到城市地標,從鋪路建橋到港灣建設,這些體現著國家品牌與實力、承載著榮耀與使命的大大小小工程,無一不躍動著中國建筑行業的總工程師們堅毅的身影。
他們以專業專注的初心、立品如山的匠心、精耕細作的恒心,締造了一系列世界級的精品工程。
他們是國際文化的交流者、大國重器的建設者、民生事業的主力軍、急險工程的先驅者、城市更新的保障者,他們以“中國建造”為國家發展貢獻“總工的力量”。
他們參與建造的每一項精品工程,都不愧是一張張立體的“中國名片”,體現著我國的經濟和工業化水平、科技創新能力、國人的審美情趣、國家的文化傳統。
新華網聯合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總工程師工作委員會,推出主題為“總工程師講述中國建造”的系列訪談欄目,邀請中國建筑行業的杰出總工程師,為我們講述他們眼中的“中國建造”,為我們詮釋“中國建造”中人的力量,為我們展現“中國建造”的高質量、高科技、高水平,讓我們以這種形式向總工程師致敬,感謝他們為“中國建造”一如既往的付出與奉獻。
值此“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之際,新華網記者采訪了即將參加由總工程師工作委員會主辦的“女總工論壇”的北京四位杰出女總工程師,為我們講述她們眼中的別樣“中國建造”、別樣“中國紅”。王翠坤,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專業總工,主持完成廣州珠江新城西塔、CCTV新臺址大樓、中國國際絲路中心大廈等數十項大型工程項目設計咨詢研究工作
王翠坤:加強自主研發數字化平臺 保障數據資產安全可控
提升建造業的數字建造水平,實現數字化轉型發展,對支撐數字中國建設非常重要。
她介紹,中國建研院自1988年就開始進行行業軟件開發,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產品在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是建筑行業軟件研發與數字化業務的國家隊。目前我國建造工程在設計、施工、運維等階段,數字化的應用場景比較多。隨著數字中國建設的推進,包含城市所有基礎設施和建筑項目的數字資產更需要有效的安全保證。
“采用自主可控的BIM技術對保證工程建設行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和工程數據安全具有重大意義。目前,我們只是實現了從無到有,我們的成果與國外同類軟件相比,在適用性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們迭代和成熟的速度會更快?!蓖醮淅しQ。
針對我國工程建設行業的數字建造需求,她提出以下兩方面建議:第一,希望持續投入和攻關,解決工程軟件的自主可控問題;第二,希望通過“中國建造”的巨大市場,對國產BIM軟件進行打磨、完善和提升。
當前,我國建筑業正在經歷從建造大國向建造強國邁進。展望未來,她認為中國建造有兩個重要的發展方向,一是智能建造;智能建造將在工程建造的技術層面,政策和管理層面,體制機制、組織管理方式等多方面,運用數字化手段,有效提升工程的設計施工質量和效率,提升運維管理水平,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智能建造會再上一個新的臺階。二是綠色建造;綠色建造,指在工程的材料生產、施工建造、運營維護整個生命周期內,全產業鏈綠色低碳化發展。綠色建造將是減少碳排放的重要方面,要特別注重建筑全產業鏈低碳化發展。
陳蕾,中建一局工程研究院院長,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總工程師
陳蕾:從“建筑大國”邁向“建筑強國” 注重數字化與建筑行業深度融合
“我的職業生涯正好趕上了中國建筑行業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有幸參與了國貿、水立方等多個國家重大標志性建設項目,親身感受到了我國建筑行業從量到質的飛躍式變化?!敝薪ㄒ痪止こ萄芯吭涸洪L陳蕾表示,經過3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國建筑業逐漸從粗放型發展邁向精細化發展,未來與信息化、數字化以及智慧化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與創新應用,將成為建筑業發展的主基調。
陳蕾認為,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傳統的建筑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于建筑品質和美學的要求,加大數字化等高新技術對建筑業的投入應用,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課題。她充滿信心地講,“在不斷探索和實踐中,中國建筑業逐漸走向了高精尖工程的道路,從‘建筑大國’向‘建筑強國’的發展過程中,中國建筑的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可能和挑戰?!?/p>
近年來,女性在建筑行業中的比例不斷上升,她們正在逐漸改變這個行業的性別比例。在陳蕾看來,女性在建筑行業中具有更強的溝通能力、嚴謹、細膩等優勢,為建筑行業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讓建筑行業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許慧:中國建筑向高精尖轉型升級 構建與國際接軌標準體系
“在建造行業,施工管理人員、服務人員等相關從業者一直致力于提升數字建造水平?!敝需F建工集團豐臺站指揮部總工程師許慧認為,目前建筑業已從粗獷型管理發展到智能建造,正邁向智慧建造,綠色建造、智慧建造不再是概念,而是與全社會的數字化發展同步進行,越來越多的數字化技術將應用于工程建造。
“中國建筑業目前仍在高速發展階段,隨著越來越多的高、精、尖項目的建成,建筑業的科技水平也將隨之發展?!彼M袊ㄔ炷軌蛟絹碓蕉嗟南驀H化發展,從材料、標準、規范逐步與國際標準接軌,建筑材料精細化加工水平更上層樓,更多地考慮可持續發展理念,大力發展裝配式結構,探索更多的綠色設計、綠色建造、智能建造和數字建造技術。
2018年8月,許慧作為亞洲最大鐵路樞紐客站、國內首個雙層車場的豐臺火車站的總工程師,從基礎、結構到裝修、安裝工程,每一個階段都嚴肅認真地對待,按照精品工程的標準交付,歷時三年半的時間,完成了這個“每一處都凝結著智慧與汗水”的超大工程。
“我不喜歡一成不變的工作,每一個工程都會存在難題和挑戰,在不斷地攻堅克難中,會更有成就感和自豪感?!痹S慧認為,作為女性,在職場和社會中獲得認可和尊重,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和付出,不斷加強自身的知識儲備和技能提升,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和能力。在她看來,女性在技術管理中的細膩、專一、責任心和使命感等方面優勢,對團隊和行業的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梅曉麗:推動數字化轉型、探索新型建造方式是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方向。數字中國建設將為中國建造的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雖然我國已經成為全球建造大國,建造了很多高精尖的超級工程,但建造業作為一個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大部分工程建造方式粗放和管理信息碎片化,導致產品性能欠佳、資源浪費和生產效率低等一系列期待解決的問題?!敝薪ㄒ痪秩究偣っ窌喳惤榻B,數字中國建設為工程建造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機遇,工程建設行業更應該抓住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新機遇,將現代建筑技術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推動數字化轉型、探索新型建造方式。這是我們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她認為,中國建造正在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加大數字化轉型力度,數字化建造是中國建造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首先,建筑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中要解決好項目承包模式的問題,從施工總承包全面走向工程總承包。其次,在設計階段,要在充分考慮施工需求的前提下開展參數化的正向數字設計。第三,在建造階段,應該以智慧工地和智能建造為突破。通過智慧工地的建設,實現數據的集成化管理和全過程監管,可以減少管理信息的碎片化,提高工程建造質量。
在她看來,女性富有愛心和同情心,更容易與一線的工人師傅感同身受?!白鳛榛鶎咏ㄖ髽I的女總工,我有更大的工作動力和使命感,通過科技的力量來改變傳統的工作環境和生產方式,讓建筑施工的操作環境得到改善。這樣的思考促使我和我的團隊開展了一些科技創新工作?!泵窌喳悇忧榈刂v,女性還有細心、包容、堅韌的特質,在需要團隊協同的工程項目里,更容易把整個團隊凝聚在一起。